9月20日,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智慧法治”公益捐赠暨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智慧法务专项基金成立公益活动
9月20日,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智慧法治”公益捐赠暨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智慧法务专项基金成立公益活动
9月20日,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智慧法治”公益捐赠暨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智慧法务专项基金成立公益活动。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出席捐赠活动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出席活动并讲话。澎湃新闻注意到,本次公益捐赠活动共选取21个在党的辉煌历史中具有鲜明纪念意义、法律服务资源相对缺乏的城市,由江苏中铠律兜智慧法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捐赠“互联网无人律所”设备一台,21个城市的法学会代表线上参会并接受捐赠,嘉兴、延安、遵义、韶山等地的法学会代表发言。张鸣起在讲话中指出,在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举办本次公益捐赠活动很有意义。按照《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及《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要求,应“大力推广运用远程网络等法律服务模式,促进城市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农村辐射,有效缓解法律服务专业力量不足问题”,“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建设‘智慧法治’”。中铠律兜公司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公益慈善,支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与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发起设立智慧法务专项基金,促进智慧法治建设,很有必要,也很及时。张鸣起强调,基金会要加强智能科技应用,推动智慧法治实践。要充分发挥智能科技在智慧法治建设领域的“硬实力”,瞄准群众所盼、企业所需、社会所向,通过技术迭代更新打造更多好用管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统筹发挥智治和法治在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基金会要传承红色法治基因,不断推进智慧法治文化建设。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过的光辉历程和成功实践,运用红色法治资源,将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智慧法治实践中,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基金会要进一步发挥公益基金会作用,支持法学会事业发展,并希望能有更多有条件的省(市、县)法学会成立公益基金会或发起成立专项基金,凝聚起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